很多人堅定的認為電動汽車無法取代燃油車,其依據只是目前的乘用電動汽車的續(xù)航偏短和價格偏高,然而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而且已經在解決過程中。其次則為依靠燃油車生存的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比較排斥,比如機修以及傳統(tǒng)燃油車品牌的銷售以及周邊服務,蛋糕被動了自然會有危機感,這種危機感會令人失去理想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暫且不談了。
電池軟板小編獲悉,香格里拉計劃將于2025年停產燃油車。北京汽車將于2020年在北京停產燃油車,2025年全面停產。海馬汽車將于2025年停產燃油車。沃爾沃汽車于2019年停產純燃油動力汽車。豐田汽車將于2025年停產燃油車。大眾汽車將于2025年主推EV和PHEV,2030年停產燃油車。福特林肯汽車將于2022年停產燃油車。戴勒姆奔馳將于2022年停產燃油車。捷豹路虎將于202年停產燃油車。
FAC菲亞特克萊斯勒旗下品牌瑪莎拉蒂將于2019年停產燃油車,JEEP將于2021年全面電動化。除以上品牌以外還有比亞迪汽車隨時等待禁售,這些品牌的絕大部分覆蓋了主流的自主品牌、德系、美系、歐系、日系車企,一旦這些車企實現停產燃油車換代新能源,與燃油車禁售又有什么本質的不同呢?其次荷蘭、挪威、德國、印度、英國、法國以及美國加州等9個州也陸續(xù)公布了燃油車禁售計劃,最早已經到2025年。
這些訊息基本印證了燃油動力汽車時代將在可以預見的短時間內結束,或許6年后我們也只有EV和PHEV另種車型可選,可能性個人認為超9成。
解決續(xù)航里程的問題僅依靠車輛本身并不現實,因為動力電池的制造成本很難拉低,不論是磷酸鐵鋰還是鎳鈷錳酸鋰或鎳鈷錳。那么想要有足夠長的續(xù)航還是得有足夠大的電池組容量,除非車輛行駛中即可充電。軟板廠覺得,這種想法不是天方夜譚,其實早很多年就已經有了,參考無軌電車!
針對營運運輸需要超大容量才能有合理續(xù)航的重卡和大巴車,這類車想要降低成本必須采用無軌電車的取電方式,通過感應搭線在行駛中全時充電則可以大大降低對容量的要求,不搭線時續(xù)航能維持在200公里左右即可。電路板廠發(fā)現,利用這種方式既解決了續(xù)航,同時又能解決超載超限的問題,電驅系統(tǒng)也很容易找到一種方式替代高成本的液力緩速器,大型車輛解決方案其實很成熟。
小微型載客汽車可以利用無線充電道路,車輛本身使用小容量的電池組以保證200~300公里續(xù)航,價格結構自然能拉低;無線充電道路在地補轉向配套設施建設后提出了無線充電道路,一旦這種路普及后車輛的續(xù)航里程則與道路一樣長了。
所以配套道路的建設會為電動汽車的普及打好基礎,剩下的就要看各大車企的跟進速度了,然而可以預見的是這種道路一旦開始建設,所有車企都會像“打雞血”一樣開始推出各種新能源汽車,未來毫無疑問會被電動或插電混動汽車取代。